孝昌-访小河镇澴西街小河明清古街详细赏析
孝昌-访小河镇澴西街小河明清古街详细赏析
小河明清古街现名澴西街,位于孝昌县东北部小河镇,地处大别山南麓,属大别山向江汉平原过渡带,南接孝昌县城,北与大悟县芳畈镇毗邻,历来商贸活跃,俗有“小汉口”之称。
小河镇,旧称小河溪小河司(市),因一小河溪水穿镇而过而得名。因其历史文化悠久,书画文人众多,古韵源远、美丽恬静,先后被湖北省授予“历史文化名镇”、“生态文明乡镇”、“十大荆楚最美小镇”等称号;2013年,小河村被列入“全国第二批传统保护古村落”名录,也是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100个重点发展乡镇之一。
澴西街则是因小河溪水穿过古街中段的石桥蜿蜒北流,注入澴水而俗称澴西街。1995年小河镇统一街道名称时,就将原小河溪明清街正式命名为澴西街。
据载,澴西街始于宋,盛于明清两代和民国初年。有民间传说,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微服私访时,曾推车经过小河溪,留住三家店,三家店是小河溪街市形成的雏形。又据东岳庙北宋元佑七年(1092年)所立石碑记载,当时小河溪就有街市寺庙。清光绪《孝感县志》载,小河溪于明洪武十三年(1380年)设置巡检司署,清嘉庆十一年(1806年)复设分防县丞,清道光年间(1875-1908年),设立孝感县衙门,是京汉(京城—汉口)官道上的驿铺腰站。民国以后沿袭清制,设县佐(1912-1927年)。明清时期,小河溪还是京湖(京城—湖广)驿道上的驿站。1899年修建平汉(今北京—汉口)铁路前,这里曾是孝感县第二大镇,是孝感北部的政治中心。
由于地处孝昌北部要冲,小河溪水能行船,交通便利,自古工商业十分繁荣。明清至民国时期,小河成为孝感、黄陂、应山乃至河南毗邻数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,来自各地商贾云集,店铺林立,百业兴旺,生意异常兴隆。工商业有缫丝、印染、酱园、铸锅、当铺、银楼以及布庄、京广杂货、药铺、糕饼、餐饮服务等多种行业。清代著名的商号有谈裕和、李长发等家。民国初年著名的商号有张恒元、李元泰等。清末民初还有从外省、外县来澴西街经商的山(西)陕(西)帮和咸(宁)武(昌)帮。山陕帮名商号有董万胜、胡天成等,山陕会馆就设在明代户部尚书傅淑训官邸旧址,名商号还有吴天顺、张正太和万顺义等。咸武帮设有武胜会馆(又称江南会馆)。很多来自北边河南等地客商到了小河就不再南下汉口了,所以小河溪素有“武汉‘门户’”和“小汉口”之称,而澴西街则是“小汉口”的中心。
澴西街原为青石板路面,数百年来,由于街上常年车马辐辏,络绎不绝的车轮早已在青石板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车辙,街面毁损十分严重。当地政府曾分别于1952年和1984年对澴西街街面进行维修改造。只可惜,1984年将街面青石板路面改成了混凝土路面,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澴西街古风古韵的历史印记。为了传承明清古镇的历史文化,打造小河明清一条街生态旅游品牌,改善居民生活环境,小河镇党委和政府经多方筹集资金,于2018年4月正式启动古街的路面排水、电力、通讯、消防等项目的集中改造工程。本着“修旧如旧”“恢复原貌”的原则,将原来的管线尽量埋藏地下,还街道一个清净的空间,路面重新铺上青石板,再现明清古街风貌。整个工程竣工后,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条具有典型明清风貌的商业街。
改造后的澴西街全长1600米、宽5米,街道两旁300多栋明清建筑,多为二层砖木结构阁楼,建筑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,较完整地保持着明清时期的特色。古建筑楼与楼“同山共脊”,彼此相连,一家损则邻家危,正因互相牵制,古街原貌得以保留,成为湖北省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街。
澴西街南端有胡天成、张正太等百年老子号;街北有张家书院、东岳庙、藏经楼、天官府;中段有公孙桥等。
我们是从古街南端387号开始游览的。尽管当时下着小雨,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游览的兴致。我认真地看着街道两边的房屋。基本上是二层土木结构楼房,大多前有宽2米左右的廊檐,一律用石磉墩托住杉木柱子。里屋结构典雅,从街道的门面开始向里一重一重的加深,少则三、四重,多到六、七重,最深的房屋有七重六个天井,近百米深。整条古街保留有四官殿等多个古巷。这些民居木质楼阁、门窗大多雕龙画凤,内容丰富,饱含着浓厚的鄂北地方特色。无论雪雨风霜,还是盛夏酷暑,顾客和商家可照常在廊檐下买卖交易。
漫步澴西古街,看着两边筑列有序的阁楼木廊,望着那每家每户门前青石磉礅托垫的杉木柱子,扫一眼那一排排飞檐布瓦,让人感到历史积淀厚重,人文底蕴深厚,商贸气息浓郁,古风古韵犹存,再穿行于这民风淳厚的人群中,时而仿佛时空穿越,时而又唤起久远的记忆。
陪同的朋友介绍说,差不多每户房子的二楼都开有一个窗子。推开窗,可以俯瞰街市。这里面大多住着各家各户未出嫁的姑娘。哦,我明白了,这应该就是传说中,古代未出嫁的女子住的阁楼,也叫闺房。在古代,未出嫁的女子都是住在阁楼上的。古代女子必须遵从三从四德,在出嫁、成婚之前,要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,并要求不准与外界的男子见面,不然就会有伤风化,坏了名声。所以把出嫁的女子称为“出阁”,未出阁即未出嫁。
古时称公主出嫁为出阁。后来民间对女子出嫁、成婚也称出阁,意思是走出了阁楼。
接着我们到了古街287号,著名的胡天成书画室。但当地人习惯地称其为“胡家大院”。门楣上悬挂的牌匾“逸蕴斋”三个大字为胡在田先生亲笔所书。明末清初,这里是享誉鄂东北地区的著名老字号“胡天成”糕饼酱园铺,是典型的前店后坊式工商大户。但几次来访澴西街,都无缘进去一探究竟。
走在街道上,我稍微留意了街道两边房子临街的杉木立柱的变化,有些杉木立柱靠下半部分变细了。经了解,原来这是因当年官差、商贾长期拴马所致,这不禁让人脑海中浮现出当年澴西街市场繁荣、熙熙攘攘的场景。据街上老人介绍,他们小的时候这条街热闹非凡,从早到晚车水马龙,夜市经常开到十二点多钟。
走着走着,我们来到了“四官殿”巷,径直走进去不足百米就是四官殿。小河溪四官殿历史悠久,香火很旺。殿中保存有清乾隆五十三年(1788年)姑洗月碑(农历三月)一块,道光十九年(1839年)花月碑(农历二月)一块,碑文清晰,所记内容翔实,均为社会人士为四官殿捐献田亩房屋所立。道光碑开首之句称:“四官殿之创于小河溪也,由来旧矣……”,以“旧”字和小河溪设立巡检司的时间推论,四官殿当于1375-1644年间所建,应有350年以上的历史。四官殿中供奉着“天地水火”四官,即天官、地官、水官和火官。他们都是保佑小镇黎民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神,分工不同,使命一样。为了不打扰佛门清净,我们只透着大门缝往里看了看,没有进去。
走出四官殿巷右拐第一家是澴西街(174号)另一家著名的老字号“张正太”,也是孝昌县文化名人张玉义老先生的祖宅。
张老先生1940年出生于澴西街,其三世祖耀生公于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,由江西南昌经咸宁迁移至小河溪,已有340多年历史。九世祖开伦公于道光乙巳年(1845年)考中秀才,并被恩准入太学深造。后为生计弃学经商,南下汉口,访师求艺,然后在古街最繁华地段开了这家“张正太”纸店。
过了“张正太”,我们就来到了一座桥,桥头标注重建于1968年12月,名为“红山大桥”,在东西水泥桥栏上分别刻有“毛主席万岁”和“共产党万岁”。后来,我了解到这实际上是在一座古桥的基础上改建的。这座桥为双曲三孔两墩石拱桥,长14米,宽5米,高6米。古时被当地人称为大桥。桥下流淌的就是小河溪,澴西街也正是因为小河溪水穿过这座石桥蜿蜒北流,注入澴水而得名。相传此桥为春秋时鲁班的弟子公孙宽所建(一说是宋元时期晋商公孙旺所建),故取名“公孙桥”。是否属实,尚无定论。但是根据发现的“黄姓重修公孙桥”青石石碑上刻有“大清嘉庆十四年”(1809年)的碑文可知,这座桥至少存在200多年了。毋庸置疑,它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桥。至于改名为“红山大桥”则是受到“文革”的影响。
过桥后右拐,往东走两三百米就是澴东街。澴东街形成于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。在桥的东南边还有一潭名为城隍潭,既深又广,是南来北往货运船只停靠之处;岸边建有一座城隍庙,庙中供奉着管理水域的城隍菩萨。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,现在已不见了踪影。
澴西街48号的门楼在整条古街是有些别具一格,也是绝无仅有的。在它的二楼设有一个敞开式阳台,站在阳台上,古街的南北街市一览无余。
继续朝北走到一道端墙之处,叶老师介绍说,原来这里立有一座牌坊,是古街的正入口。不知后来怎么就拆了。经叶老师这么一说,惋惜之情油然而生。如果此处立有一座古牌坊,整个澴西街的明清古风韵味自然会提升一个层级,既可以是古街的点睛之笔,又可以成为古街最具代表性名片。而且北街的古牌坊还可以与南街的综合文体中心形成一静一动格局,南北呼应,相得益彰。从古街门牌号码北小南大的排序中,我们不难推断古街是从北向南逐步推进发展的。这一点正好可以北边的客商来到小河后,基本上不再南下汉口这一事实作为佐证。因为小河以南的客商可以直接去汉口拿货。
在澴西街,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难得一见、濒临失传的老手艺、老物件,如老式理发椅和老式手动理发推剪、杆称制作等。从丰富旅游活动内容的角度讲,可以考虑利用这里的这些老手艺、老物件开辟几个可供游客参与、体验、分享的场馆。
澴西街历史源远流长,文化底蕴深厚,文脉代代传承,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,尤其是书画名家的书画艺术更是澴西街最闪亮的名片。近代,辛亥志士田家桢赴日深造,留下大量诗文、医学手稿,被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收藏;知名学者张立民不仅学术造诣深厚,还留下不少书法作品;谈会琪、胡荫庭、李胤胄、胡在田、张玉义、叶云生、魏宝林、谈心安等书画、剪纸、篆刻民间艺术家,更是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传承,促进传统文化发展。古街还传承着雕花剪纸、木板年画、扯胡、竹编、绣花鞋垫等民间手工艺品。